名複: glaciers
glacier
KK:[ˈɡlеʃɚ] DJ:[ˈɡlæsjǝ]
冰川,台灣稱冰河(英語:glacier)是指大量冰塊堆積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觀。是一巨大的流動固體,是在高寒地區由層層積雪堆疊而成的巨大冰河冰。在終年冰封的高山或兩極地區,多年的積雪經重力或冰河之間的壓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河。受重力作用而移動的冰河稱為山嶽冰河或谷冰河,而受冰河之間的壓力作用而移動的則稱為大陸冰河或冰帽。兩極地區的冰河又名大陸冰河,覆蓋範圍較廣,是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冰河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資源,也是地球上繼海洋以後最大的天然水庫。七大洲都有冰河,大洋洲的冰河都在島嶼上,不在澳洲大陸上。
由於冰河形成於長年封凍地區,所以對冰河的研究,可以幫我們找到遠古時代的地質信息。由於溫室效應在高緯度地區和高海拔地區格外明顯,地球上的冰河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對於直接流入大海的冰河來說,這意味著巨型冰山的增多、海平面的上升以及沿海地區可能遭受到的氾濫;對於高山上的冰河來說,這意味著山腳下河流水流量的不穩定,即在大量融雪時造成水災、其餘時間則造成旱災。
冰河前進時會切割山谷兩側的岩石,將它們帶往下游非常遠的地方。在冰河退縮時,這些巨大的石塊就被留在原來冰河的河道上,包括兩旁山坡上。冰河流經的山谷會由原來的V字型橫切面變成U字型橫切面,千萬年期間其粗糙的山谷岩層表面更能被移動的冰河磨擦至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