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正在處理中....

窗口將在 5秒后自動關閉.


carbon  
KK:[ˈkɑrbǝn] DJ:[ˈkɑːbǝn]

名複: carbons  

權威釋義




維基百科

ㄊㄢˋ(英語:Carbon;拉丁語:Carbonium,意為「煤炭」),是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為C,原子序數為6,原子量為12.011 u,位於元素週期表中的IV A族,屬於非金屬。每個碳原子有四顆能夠進行鍵合的電子,因此其化合價通常為4。自然產生的碳由三種同位素組成:12C和13C為穩定同位素,而14C則具放射性,其半衰期約為5730年。碳是少數幾個自遠古就被發現的元素之一(見化學元素發現年表)。

碳的同素異形體有數種,最常見的包括:石墨、鑽石及無定形碳。這些同素異形體之間的物理性質,包括外表、硬度、電導率等等,都具有極大的差異。在正常條件下,鑽石、碳奈米管和石墨烯的熱導率是已知材質中最高的。

所有碳的同素異形體在一般條件下都呈固態,其中石墨的熱力學穩定性最高。它們不易受化學侵蝕,甚至連氧都要在高溫下才可與其反應。碳在無機化合物中最常見的氧化態為+4,並在一氧化碳及過渡金屬羰基錯合物中呈+2態。無機碳主要來自石灰石、白雲石和二氧化碳,但也大量出現在煤、泥炭、石油和甲烷水合物等有機礦藏中。碳是所有元素中化合物種類最多的,目前有近一千萬種已記錄的純有機化合物,但這只是理論上可以存在的化合物中的冰山一角。

碳的豐度在地球地殼中排列第15(見地球的地殼元素豐度列表),並在全宇宙中排列第4(見化學元素豐度),名列氫、氦和氧之下。由於碳元素極為充沛,再加上它在地球環境下所能產生的聚合物種類極為繁多,因此碳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化學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