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 凝結;凝結物
辨析
同義參見:
condensation窗口將在 5秒后自動關閉.
凝血(coagulation,clotting)即血液凝固,是血液由液體狀態轉變為不流動的凝膠狀態的過程,是生理性止血的重要環節。凝血的實質就是血漿中的可溶性纖維蛋白原變成不可溶的纖維蛋白的過程。
血塊(clot,blood clot)或血凝塊(blood coagulum)是凝血步驟止血過程的終末產物,主要由血小板聚集,加上血液內含的纖維蛋白、凝血因子、血細胞等等所構成。若是因體表損傷而形成的血塊,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但若血塊形成於血管內,則特稱為血栓,會帶來病理上的影響。
血塊的定義涵蓋:任何在循環系統內(心臟內或血管內,即血栓)、心血管外組織內、體外的凝塊三者。例如:
與凝血相反的是抗凝(anticoagulation)或抗凝作用,即對抗凝血的機制或醫療,即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物理或化學方法,包括抗凝劑的使用。
凝血系統的作用包括:(1) 維持血管內血液處於流體狀態且沒有凝塊;(2) 在血管損傷時,於血管內快速、局部誘導凝血形成(血塊)。
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clotting factor)是血漿與組織中直接參與血液凝固過程的物質(酶原或輔因子)。